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中草药:

 

草药 鲟鱼
内容

鲟鱼
(《本草拾遗》)

【异名】鲔(《诗经》),蹰(《毛诗传》),踹鲔(《尔雅》),尉鱼、仲明鱼(陆玑《诗疏》),饔(《尔雅》郭璞注),乞里麻鱼(《饮膳正要》),碧鱼(《纲目》)。

【来源】为鲟科动物中华鲟的肉。

【动物形态】中华鲟
体长达2米以上,背部狭而腹面平直。吻近犁形,略向上翘,头部被有光滑的骨板。口腹位,成一横裂,吻须2对,等长,平行横列。眼小。鳃孔大,鳃耙薄而尖,约22枚。颌两侧各有1块骨板;体部具骨板5行,背正中一行较大,背、腹侧各2行,另在臀鳍前后各有1~2块:尾鳍上叶有棘状骨板一行,其他部分光滑无鳞。背鳍54~66;胸鳍发达,着生于腹面;臀鳍32~41;尾鳍歪形,上叶发达。体背和头部青灰色,腹部白色,鳍均为青灰色。
生活于大江和近海中。分布长扛、钱塘江流域和其他沿海各地。

此外,尚有白鲟科的白鲟体长达2米余。裸露光滑,仅有小鳞。背灰绿色,腹白色。头颅长,吻延长,突出如剑状,口腹位,眼小。分布东海、黄海,进入钱塘扛、长江、黄河等。此即《纲目》所说的鲟鱼。

以上动物的鳔(鱼鳔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
【性味】甘,平。

①《本草拾遗》:"甘,平,无毒。"

②《医林纂要》:"甘,温。"

【归经】《本草提要》:"入手太阴,厥阴经。"

【功用主治】益气补虚,活血通淋。

①《食疗本草》:"主血淋,可煮汁饮之。"

②《本草拾遗》:"益气补虚,令人肥健。"

③《饮膳正要》:"利五藏,肥美人。"

④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补胃,活血通淋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煮食。


中药主要由植物药(根、茎、叶、果)、动物药(内脏、皮、骨、器官等)和矿物药组成。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,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。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,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,更是数不胜数。经过几千年的研究,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——本草学。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,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。

二十二碳六烯酸,花生四烯酸,纯天然,健康,食品,沙棘,青蒿素,食品添加,Arachidonic,Docosahexaenoic,acid

返回主页